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是我们教育心理学的一大考点之一,主要考选择题,我们分别来进行分析下他们的不同; 从概念理论上进行分析: 刺激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通俗来说,就是人和动物对相似刺激做出了相同的反应,把两种相似的刺激混淆了,无法区分。 比如说巴普洛夫实验中的狗,摇一个小铃铛,狗听到铃声后分泌大量唾液,换了一个大铃铛,狗听到铃声后也分泌大量唾液,这就是一种刺激的泛化现象。 泛化是考察的重点,考题常考一些成语、典故、俗语。如惊弓之鸟、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具体课例如下: 小丹上课时很容易走神,某次课意上,老师在门后等着他被他察觉了,以至于他后面窗户上一有人在,她都会误以为是老师在盯着她并觉得很紧张。这主要体现了刺激的现象。 刺激的泛化:新刺激越接近原刺激,越可能唤起这种对类似刺激的反应就是泛化;刺激的分化,是对刺激差异的反应;刺激的消退:条件刺激不再与无条件刺激一起出现,条件反应会减退 ———————————————— 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得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通俗来说,就是能区分相似刺激,从而作出不同的反应。 分化考得比较简单,多是结合生活实际例子考察,比如2岁的小刘能够从楼下脚步声、和咳嗽声就能听出爷爷回家了,这就是条件反射当中的一种分化的现象。 |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地图|【道勤网】-www.daoqin.net 软件视频自学教程|免费教程|自学电脑|3D教程|平面教程|影视动画教程|办公教程|机械设计教程|网站设计教程 ( 皖ICP备15000319号-1 )
GMT+8, 2025-4-29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