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技法名。现代黄宾虹精于用笔,娴于施墨,晚年总结作画经验,提出“五笔七墨”之说。
祖 籍
安徽省歙县
涵义编辑
“五笔七墨”中,五笔:一曰平,二曰圆,三曰留,四曰重,五曰变。七墨: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有时用“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黄宾虹,名质,字朴质,中年更号宾虹,以号行。祖籍安徽省歙县,出生在浙江金华,长期旅居杭州。早年爱到维新思想的影响,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订交。辛亥革命时,他积极奔走活动。后从事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活动。曾创办艺观学会,又积极参加海上题襟馆、烂漫社、中国画会、百川书画社等艺术团体,主持神州国光社、商务印书馆美术部工作多年。解放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等职。他在90岁寿辰时,人民政府曾授予他“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1955年去世后,其家属秉承黄宾虹遗志,将其所藏书籍、字画、金石拓本以及自作书画、手稿等一万零一百余件,捐献给国家。政府在西湖栖霞岭黄宾虹故居建“画家黄宾虹纪念室”,以纪念这位杰出的人民画家。
黄宾虹是早学晚熟的画家。早期致力于学习传统画法,中期深入山川自然,师法造化;晚期,所画兴会淋漓,深厚华滋。
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的最大成就是用墨。勾勒点染,泼墨点彩,更善于用水,以至出现“黑、密、厚、重”的风貌。在山水作品中之所以能够表现出“黑墨团中天地宽”,就因为黄宾虹善于处理画面,使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黄宾虹的花鸟画,简略淡雅,奇崛有致,可谓“简、淡、拙、健”。有时三笔五笔,不假雕琢,纯任自然。
黄宾虹对画史、画理、画法颇有研究,著述颇丰,与邓实合编《美术丛书》,煌煌20巨册;著 有《古画微》、《虹庐画谈》、《画学通论》、《金石书画编》、《画法要旨》、《宾虹诗抄》;对于技法,他创造性地提出“五笔七墨”说,为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宾虹作品
笔墨问题贯穿了整个黄宾虹的绘画生涯,他的“五笔七墨”理论——“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七墨”即“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宿墨”,将笔墨问题的阐述发展到极致。 黄宾虹深刻地意识到,气韵生动是从笔墨中来的,早在黄宾虹先生任教上海美专时,就于校刊《葱岭》上发表过一篇《六法感言》,指出:“何谓气韵?气韵之生,由于笔墨,用笔用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显露”。这是黄宾虹画学思想的核心所在。由于注重笔墨问题,他基于浩如烟海的史料,以及自己一生的探索和实践,梳理综合,才终于成就了“五笔七墨”的艺术理论。黄宾虹在“五笔七墨”的理论中指出,“笔力是气,墨彩是韵,千变万化,肥不臃肿,瘦不枯赢,入于规矩之中,而超乎规矩之外。” 其中“五笔”:“一曰平,如锥画沙;二曰圆,如折钗股;三曰留,如屋漏痕;四曰重,如高山坠石;五曰变,参差离合,大小斜飞,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为内美。” 所谓“平”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在姿势上说,所谓“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黄宾虹认为这样的姿势可以让全身的力气用力平均。二是“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不让线条和点变的虚,按照这种姿势应该不会是侧锋,像中锋用笔,这就是常说的的“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最后是黄宾虹强调了一下“平非板实如木削成,有波有折”,说明他要的“平”不是那种没有变化的平,而是做到前两步的“平”,方可产生那种千变万化,实现最大程度的相反相成,就像是那种可以用枯笔画出很润的感觉。 用“如折钗股”形容第二种笔法“圆”,是十分贴切的。钗股一般都是金属做的,把钗股弄折了那个弯曲的地方必定是圆的,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不是圭角分明的,所以要按照自然的样子去画山川草木,多用“圆”。 第三种笔法“留”是指要积点成线,上下映带,不疾不徐,让笔充分体现出力量和韵味。在第四种笔法“重”中,黄宾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要有“弩发万钧”的力量,但又不能浊、不能滞。再次,要举重若轻,虽细亦重含刚劲与婀娜,产生笔墨的最大功效。而这种笔墨的“重”是要足够的内修外练才能达到的境界。也可以看作是对以上三种笔法的综合境界的提升。 黄宾虹对于第五种笔法“变”主要暗含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自然界众多的形象是万变的,相互回顾的,所以在处理物象上要有“变”,不能被桎梏。二是艺术的道是不变的,虽然表面上看是千变万化的,但是那个中心的原则是不变的。 黄宾虹的《致顾飞书》中提到:“画笔宜于平、留、圆、重、变五字用功。能平而后能圆,能重而后能留;能平、留、圆、重,而后能变。而况平中遇侧,其平不板;留以为行,其留不滞;圆而生润,其圆不滑;重而有则,其重尤贵。变,固不特用笔宜然,而用笔先不可不变也。不变,即泥于平、于留、于圆、于重,而无足尚己。” 这段话很明确的表达了“五笔“之间的内在关系,它们并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的,最后一个 “变”字,也将整个“五笔”的理论推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空,它使得前面的四种笔法都充满了活力,因着“变”是“用笔要变,不拘于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