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比松画派-法国画派的艺术解析

2025-4-7 14:40| 发布者: 学习NO.1| 查看: 11| 评论: 0

摘要: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的法国风景画家们形成的一个非正式的流派。 他们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而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的画家,并以“面向 ...
豆包文章门户广告下面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的法国风景画家们形成的一个非正式的流派。 [1]他们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而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的画家,并以“面向自然,对景写生”为创作原则。
巴比松画派以当地风景作为绘画的主要内容,注重客观性,对后来的印象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巴比松画派有多位著名代表人物,如米勒、柯罗、杜比尼等,他们都以风景油画表达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创作的热情;

一、柯罗(Corot,Camille 1796~1875)法国画家。1796年7月16日生于巴黎,1875年2月22日卒于同地。一生坚持旅行写生。几乎走遍了法国,还到过荷兰、瑞士、英国和意大利。曾被选为沙龙评选委员会委员。

二、康斯坦·特罗扬
康斯坦·特罗扬(1810~1865)所描绘的圣克鲁与塞佛尔的风景画还显得比较肤浅。在1841年的沙龙中,特罗扬第一次展出了一幅主题性油画《托比与天使》。到40年代后,他与杜勃莱一起去朗德,最后,在卢梭的鼓励下住进了巴比松村,他的风景创作开始发生了变化,渐渐对巴比松的一草一木产生感情,并学会采用巴比松画家所爱好的深棕色调。

三、让·弗朗索瓦·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 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晚钟》,作于1850年,尺寸为55.5X66厘米

法国巴比松派画家尚-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米勒去世之后,这幅画几经易手,最后一位法国人商人阿尔弗雷德·肖沙尔(Alfred Chauchard;1821-1909)以800,000法郎购得此画,后捐赠给法国政府,1910年1月15日成为罗浮宫藏品,1986年开始入藏奥塞美术馆。

作品解析:据说米勒在画《晚钟》时,经常回想起童年时代在田间劳动的情景。那时,每当晚钟响起,祖母一家人总要停下手中的工作,为可怜的死者祈祷。在这幅画的画面上,夕阳西下,劳动了一天的农民夫妇,听到远方教堂晚钟响起,丢下手中的活计,默默祈祷。画家着力描绘出他们对于宗教的虔诚,使我们为他们的诚实和纯朴所感动。可是画中反映的现实境况又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们虔诚的结果只有简陋的工具、破旧的衣衫、两小袋马铃薯,在大地的映衬下,他们是那样的孤立无援。在米勒看来,信仰就是“追求道德”,就是“向善”,他要使人相信“人不单为面包活着”,更是靠道德理想的支持。他希望从劳动者自身的笃信言行和苛求于己方面,来反映他们品格中的优良素质。正是出于这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米勒创作了这幅著名的作品。

四、泰奥多尔·卢梭
卢梭(Theodore Rousseau 1812-1867)是十九世纪法国巴比松风景画派画家,他的作品比较奇特。他因为处境困厄,故精神上充塞着烦恼与苦闷。他的父亲原是一个巴黎的工匠,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了,使卢梭老早就尝遍了贫穷的滋味。他的年轻的妻子发了疯,不得不与他离婚。他的艺术被人误解,二十余年中,批评家对他只有冷嘲热讽的舆论。直到1848年革命为止,他的作品每年被沙龙的审查委员会拒绝。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道勤网推介优质主机商
道勤网推荐优质idc主机
!jz_fbzt! !jz_lxwm! !jz_gfqqq!

关于我们|手机版|小黑屋|地图|【道勤网】-www.daoqin.net 软件视频自学教程|免费教程|自学电脑|3D教程|平面教程|影视动画教程|办公教程|机械设计教程|网站设计教程 ( 皖ICP备15000319号-1 )

GMT+8, 2025-4-8 00:00

Powered by DaoQin! X3.4 © 2016-2063 Dao Qin & 道勤科技

返回顶部